9月3日,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首都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。此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,对比2015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所展示的武器装备,此次阅兵所展示出的新型武器装备,反映出我国十年来在国防领域所取得的辉煌跨越,从追赶世界一流,转变为超越世界一流股票配资资讯平台,迈向定义世界一流。
2015年的九三大阅兵,我军受阅主战武器装备尚未实现100%国产化,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,少部分武器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而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,我军受阅装备实现了100%国产化,大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达到甚至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,仅剩极少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还与北约存在一定差距。
2015年陆军受阅的最先进坦克为第三代主战坦克ZTZ-99A型,装备125毫米口径滑膛炮、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、新型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,具备不俗的火力、机动与防御力,综合性能比肩美国的M1A2、德国的豹2A6,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。虽然ZTZ-99A的综合性能达到了世界一流,但是其设计本质上还是沿用了冷战时期的“甲弹对抗”设计思路,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现代战场 欢 迎,传统“甲弹对抗”设计思路的主战坦克,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,比如在俄乌战场上,无论是西方的M1A2、豹2,还是俄罗斯的T-72、T-90,面对各种无人机、巡飞弹、反坦克导弹,这些第三代主战坦克显得笨拙、功能单一,无法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。
而在2025年的阅兵仪式上,我国第四代主战坦克ZTZ-201亮相,与ZTZ-99A相比,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信息化能力得到空前提升,配备了360度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天线、光电传感器,具备强大的战场感知与信息收集能力,配备APS主动防御系统,战场生存能力大幅提高。
新型主战坦克另一个亮点是配备了柴电混合动力方案,融合了柴油发动机、电池组和电动机,加速与启动速度远超传统主战坦克,还能够在电动模式下低噪音行动,并降低了红外信号。
而电池组的引入,又让新型主战坦克有足够的能源启用各种电子设备,甚至有可能在车内配备了AI辅助决策,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,新型主战坦克凭借雷达结合光电传感器,能够形成多谱段监测网络,成为在战场上帮助指挥官“插眼”的高机动装甲探测平台,既能够帮助指挥官解除战场迷雾,同时又是前线部队的指挥信息节点、火力支援平台。
空军方面,2015年受阅的最先进机型为第四代,歼-10、歼-11作为我军争夺制空权的核心,空战性能接近北约的F-15、F-16等先进机型,但是在多用途性能方面有所欠缺,而当时西方的第五代战斗机F-22已经服役的情况下,以歼-10、歼-11为核心的我军航空兵,仍旧与美国空军存在代差。
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,我国航空兵形成了以歼-20第五代战斗机为核心、歼-10C、歼-16等四代半战斗机为辅助的强大阵容,与美国的第五代战斗机F-22、F-35相比,我国的歼-20占据了后发优势,在机载武器、航电设备、航程以及超音速性能方面实现了领先,成为了我国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作战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而且在第五代战斗机服役后,我国还赶在美国前面,于2024年底首飞了六代机,美国则直到2025年上半年才确定由波音公司负责第六代战斗机F-47的研发。在战斗机领域,我国已经从10年前的追赶状态,一举成为了领跑者,从以前的仿制、借鉴外国先进战机设计,转变为独立创新研发新型战斗机。
而在海军舰载机领域,2015年,我国刚刚解决了固定翼舰载机的有无问题,阅兵仪式上亮相的是歼-15舰载机,这款舰载机空战性能接近美国的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,在多用途作战方面存在明显差距。
而到了2025年,改进型的歼-15T舰载机已经伴随航母在西太平洋进行实战化演练,改进型的歼-15T装备了全新的航电系统与武器系统,并具备弹射起飞能力,起飞重量与升级空间明显优于美国的F/A-18“超级大黄蜂”,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舰载机。
此外,歼-35B隐身舰载机也已经开始在航母甲板上接受测试了,作为世界上唯二的隐身舰载机,与美国的F-35相比,歼-35B的气动外形更流畅、隐身性能更好,是目前制空能力最强的隐身舰载机,对美国海军的F-35C、日本自卫队装备的F-35B舰载机均形成了明显优势。
除了海陆空主战装备全面升级换代之外,在不少武器装备领域,我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领跑者。比如在反舰导弹领域,2015年我军只是展出了鹰击-12超音速反舰导弹、鹰击-18亚超音速结合反舰导弹、东风-21D反舰弹道导弹,类型还相对单一。但是在2025年阅兵式上,我国的反舰导弹家族已经全面迈向高超音速化,鹰击-17、鹰击-19、鹰击-20、鹰击-21等一系列超燃冲压、双锥体、乘波体构型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突防能力与毁伤能力均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,同类型的高超音速导弹,美国甚至还未走出试验场。而2025年展出的这些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也将成为我国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迫使强敌的航母舰队战时尽可能远离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打击范围,从而失去对台湾、南海问题的武装干涉能力。
另外,新型的红旗-9C、红旗-19、红旗-20等防空导弹,则弥补了我军在防空导弹小型化、专业反导方面的短板,全面对标美国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。
而针对战场上越来越活跃的无人机,我军这次还展示了激光反无人机系统、FK-3000硬杀伤反无人机系统、高能微波武器系统,而这些武器装备,目前在国际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,我军再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当然,在我军武器装备总体达到并超越世界一流的大背景下,依然有部分次要武器装备仍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一定差距。最典型的就是战略运输机、加油机以及轰炸机,2015年我军的战略运输机还以进口的伊尔-76为主,2025年则变成了国产的运-20,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20吨,最大载重能力66吨,虽然性能全面超越伊尔-76,但是与美国的C-17战略运输机还存在一定差距,最大载重能力与航程均不如对方。
而在加油机领域,2015年我军的加油机为轰油-6,存在载油量低、只能同时为2架飞机 受油 等缺点。到了2025年,由运-20改装而来的运油-20服役了,载油能力成倍提高,优于俄罗斯的伊尔-78、美国的KC-135,但是距离美国的KC-10、欧洲的A330MRTT加油机仍有一定差距。
至于轰炸机,2015年亮相的轰-6K,性能相比早期轰-6有脱胎换骨般的提升,但本质上仍然属于中远程轰炸机,无论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都远未达到战略轰炸机的标准。而2025年亮相的轰-6N,性能相比轰-6K的提升则没那么明显,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让航程得到大幅提升,但是载弹量、航程都远不如美国的B-52战略轰炸机,更没办法与B-2隐身轰炸机相提并论。在轰炸机领域,中国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仍比较大,但是对于奉献防御性国防政策的中国来说,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并不迫切,现在阶段的改进型轰-6基本能够满足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作战体系的任务要求。而且轰-6在平台性能上的差距,已经被机载武器性能很好的弥补了,在携带鹰击-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情况下,轰-6对第一、二岛链目标的防区外打击能力,甚至要强于美国的一众战略轰炸机。
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,是我国近十年所取得的国防成就的集中展示,强大的国防是一个国家发展繁荣强盛的基础,尤其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,想要达到全民富裕的经济程度,不可能指望发达国家的施 舍 ,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,中国的人均经济想要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齐平甚至超越的程度,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军事实力,这样才能在维护海外利益、保护海外投资的时候有足够的底气,让那些觊觎中国的不怀好意敌对势力老老实实的按规矩办事,不敢蛮不讲理的在中国面前坏规矩、掀桌子,没有强大的国防作为依靠,经济再发达的国家,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一头随时可宰的肥羊。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